行業動態
環境檢測領域中常見名詞的解釋
2021-07-19 17:01:09
閱讀
環境檢測領域中常見名詞的解釋
1.環境分析化學
環境化學的一個分支學科。運用分析化學的技術和方法來研究環境中污染物的含量、種類、形態、結構等。
2.比色分析
通過對有色物質溶液顏色深淡的比較來確定待測物質濃度的一種分析方法。若待測物質本身無顏色,可通過加入顯色試劑使之定量生成有色化合物,然后進行比色分析。最早采用目視比色法,現已發展到分光光度法。適用范圍廣,操作簡單,在環境監測分析中有廣泛應用。例如,水中銨的測定用納氏試劑比色法、氟化物的測定用茜素磺酸鋯目視比色法等。
3.分光光度法
亦稱“吸光光度法”。一種儀器分析方法。是基于物質對某些單色光的選擇性吸收而建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包括比色法、可見及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紅外分光光度法。所用儀器為分光光度計,由光源、單色器、吸收池、檢測器和測量系統組成。是環境監測分析中應用較多的方法之一。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一種利用被測物質的基態原子具有吸收同種原子所發出的特征波長光的性質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從光源發出的具有待測元素特征波長的光,通過試樣蒸氣時被待測元素基態原子所吸收,吸收的強弱與被測元素的含量成正比。測得吸光度即可確定其濃度。具有選擇性好、光譜干擾少、靈敏、快速、操作簡便、測定元素多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冶金、地質、化工、醫藥、環境分析等領域。